订阅
皮肤变白一块 谁能想到,互联网“慈父”也能翻车。 昨天下午五点半,曾经参加过《青春有你》第二季的女孩杜紫怡突然发布长文,表示自己受到了TangoZ的言语骚扰。 言辞之污秽,看得令人辣眼睛。 为防观众们不了解TangoZ是谁,她姐先来做个简单的科普。 他本名钟祺,2020年参加说唱类综艺《说唱新世代》出道,后来混迹于各类综艺中搞笑串场。 因为性格软、爱开玩笑、还常常苦口婆心地教育粉丝,博了个“摊爸”的美名。 在粉丝们的印象里,他会替女性发声,关注女粉丝看演出的安全,在婚恋节目时还会帮女嘉宾鉴男,鼓励女性寻找自我。 平常他的微博里,也不乏对女性的尊重爱护。 图源:TangoZ微博 但就是这样一个方方面面看起来都优秀的好男人,竟然会在“喝醉”后随意对女生开黄腔。这割裂程度,简直离谱到让人发笑。 事情一出,TangoZ火速澄清,但底下的评论并不买账。 这边的罗生门还没结束,那边TangoZ自己的好朋友倒是出来反向送锤: “都跟人玩到后半场吃夜宵了,怪人没把你当正经女孩?” 字里行间,都透着对女生的鄙夷。 都2023年了,居然还有人用这套荡妇羞辱的话术模糊性骚扰的边界? 随着舆论热度越来越大,网友们也发现,TangoZ过去的尊重女性言论可能只是红了之后塑造出来的人设,早年的他,可说过不少厌女甚至是辱女言论。 再联想到他在唐山事件时的发言,现在回头看真是有种看男人自己打脸的酸爽感。 男明星男网红人设崩塌,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真应了那句话:尊重女性是生意,厌女辱女是本能。 即便披上了尊重得体的外衣,那些骨子里的轻视还是会在某些时刻冒头。 电影《芭比》里有句台词:“男人恨女人,女人也恨女人。” 那么,在2023年普遍觉醒的今天,这套习以为常的“遇事不决先辱女”的文化,还要笼罩我们多久? 最恨女人的是女人? 前段时间,金星的一段发言也登上了热搜。 针对女明星的“捂胸”,她表示:“既然选择了穿深V,那就大大方方地表现出大V的自信来。” 在评论区有人反驳过后,她又开始阴阳怪气:“关键捂得‘怕穷人看见,又怕富人看不见’,多做作啊。” 奇怪,穿衣服捂个胸口而已,怎么就和穷人富人挂上了钩,这句话往深里想,还有点对钱色交易的暗示。 一句话盖棺定论,直接给女明星造起了黄谣。 关于女明星到底要不要捂胸的问题,她姐前阵子刚写过精致羞耻症相关,可以看这里精致羞耻症,这次不再赘述。 回归到金星的这段发言,这一次大众更多感受到的是错愕:她可是金星啊,怎么会说出这样的话? 毕竟很长一段时间里,她都是作为男权社会的“背叛者”形象而出现的。 首先,她最被大众所熟知的身份就是变性人。 作为一个声名远扬的舞者,同时也是家中最小的儿子,她选择变性,无疑是一种对当时社会伦理的挑战。 她也经历过当时媒体的恶意报导,被形容是“两栖人”,极尽侮辱。 除此之外,变性人金星还有一张利嘴。 无论是自己主持的《金星秀》,还是在其他综艺节目、颁奖典礼上的发言。她都大胆出格,会针对一切她看不惯的现象开炮。 其中,不乏有为女性权益战斗的声音。 讲陶喆出轨,她唾骂:“你连男人都算不上,就剩一个字,渣。” 吐槽彼时努力为自己洗白的陈赫,她直言:“别发那些矫情的声明!” 她还曾怒斥家暴的李阳:“你太道貌岸然了,很龌蹉很自私的男人。” 如此种种看下来,她针对女演员捂胸的言论才更让人震惊: 明明她自己也是男权社会下的受害者,为什么会针对女性做出如此恶意且不自知的揣测? 明明她可以在家暴、出轨等大是大非的问题上保持清醒犀利,为什么在女性穿衣的小问题上表现出无限的刻薄? 但仔细看看她过往的一些行为,又会觉得,她说出这样的话似乎并不稀奇: 她身上有着根深蒂固的男权种子。 比如聊起自己的丈夫汉斯,她说最开始只是想要给自己收养的孩子找一个名正言顺的父亲。 而被媒体询问道是否觉得自己是完整女人,她的回答也有些刻板印象:“我特别想有自己的孩子。” 在访谈节目中,她常常会追问女明星的婚育情况,大到什么时候结婚生孩子,小到婚姻中的相处日常。 甚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她还言之凿凿地表示:“男尊女卑有它的道理。” 在她身上,我们看见了一种现代女性身上普遍存在的拧巴情绪: 一个女人可以追求独立、追寻自由; 但与此同时,因为长期浸淫在父权社会的土壤中,又会不自然地以男性视角审视其他女性的选择。 她穿得性感,必然是给男人看的; 她捂住胸口,就是故意遮遮掩掩。 总之,所有的叙事都必须与男人相关。而这,显然还是一种习惯性的厌女思维。 我讨厌她,就是厌女吗? 捂胸口的问题被反复探讨,另一种展示自己身体的“大大方方”,也会陷入争议。 这段时间,几位网红都经历了“擦边”审判。 活跃在二次元圈内的网红井川里予,在家中拍摄了一组模糊的照片。但由于衣着较为暴露,被网友们指责是在性暗示、搞软色情。 另一位常年被骂的网红狗头萝莉,也因为卖煎饼时穿着性感服饰而被痛批“卖弄风尘”。 有人坚定地认为她们就是媚男、擦边、软色情;也有人认为穿衣自由、女性拥有展现自己身体的权利。 而在一片喧嚣声中,她姐看到了一部分女生的摇摆不定。 有人看不惯她们的穿着,认为这是媚男的体现,但又担心被扣上厌女的帽子,总是心存疑虑。 在后台,也有读者给我们发私信: “这是否属于向下的自由?同为女性是不是不应该鉴擦?” 我的回答是:她和她们的困惑,实际上都是“厌女”坐标轴两侧的徘徊。 厌女症这个词说起来很大,但最基本的一条,就是“物化”。 不把女人当成主体,不承认她们拥有个人意志,想当然地将所有女性选择与男性叙事挂钩,就是物化的体现。 另外,厌女特性也有一种经典的表现形式。 讨厌女性特质。 你不能穿得性感艳丽,你不能甜美可爱,你应该拒绝柔弱。 总而言之一句话:你要活得像个男人。 就像杨笠在脱口秀里说的那样:真正的时尚是什么?“你越喜欢什么,老娘越不长什么。” 到这里我们可以发现,捂胸与擦边的争议,实际上互为一体两面。 金星对捂胸的批判,是无意识地物化女性。她不相信女艺人穿衣服只是为了自己美丽,不相信女性身上的主体意识。 于是她想当然地塑造出了一个“富人”,又将女性的选择与这位虚构的主体牢牢绑定。 “你穿衣服怎么可能不是为了给别人看呢!做作!” 而大众针对“擦边”的争议,则是对女性特质的隐性厌恶。 我们厌恶性感和身体曲线,我们厌恶柔弱和白幼瘦。 反对女性特质,成为了新的政治正确。与其说我们讨厌的是擦边,倒不如说我们是在和那个男权凝视下的客体框架做搏斗。 过去,我们把自己塞进套子,恪守男性审美的规训;如今,我们生怕和套子沾上一点边,所以拼尽全力避开那些可能被认为“媚男”的性感。 但在这道坐标轴上,无论向左向右,都没有出口。 因为当你只作为客体存在时,你的规训也好、逃避也好,都是无意义的。 说实话,直到今天,她姐也无法给“擦边”下个明确的定义,唯一能说的就是:在女性身体被无限性化的当下,定义“擦边”的尺度仍然掌握在男性的手中。 当你下意识认为一个女性在擦边媚男时,或许先可以问问自己:这种对她人的揣测,究竟是你真实的想法,还是被灌输的“规矩”? 我们可以“不做”些什么 说回开头提到的TangoZ。 去年六月,他曾经在微博上发声,表示男生应该挺身而出帮助女性。 那时的热评有一条:“不用挡在前面,管好自己不去侵犯和打骂就好。” 如今看来,简直是悍跳预言家。 男人们什么都不用做,只要不做那些事就好。 某种程度上来说,女性也一样。 为什么关于穿衣自由、恋爱脑、服美役等等女性议题总是争论满满,在女性内部都争吵不断呢? 从根源上来说,是因为我们从未拥有过自己的叙事和武器。 我们在男性审美中长大,从小被教育要“像个女孩一样”;我们惯性地接受了男性生活更容易的事实,眼看着他们拥有更多的工作席位或是被降分录取;我们看着妈妈在厨房里忙碌、看着电视机里的男性主导一切、读着被男性书写的历史和哲学。 这是一层如此密不透风的网络。 即便我们不断进修、不断自省,男性凝视和男权审美还是会在某个时刻窜出来,制定那些数不清的规矩,让女性自己陷入缠斗。 也就是说,我们不光要向外战斗,更要和自己内部的厌女土壤斗争。 我们必须时刻抵抗,才能压制住身体里被规训的本能。 而当我们觉醒后会发现,厌女是随处可见的。 小到一个商贩的水果摊,大到重男轻女的日常,有时候,这是一种深入骨髓却难以被发觉的隐痛。 图源:微博@燃烧的雾港水手 前两天,她姐去看了电影《芭比》。 电影的剧情并不复杂:芭比从粉红泡泡的芭比乐园走向现实世界,感受到了世界的暴力、邪恶。当她回到芭比乐园时,却发现原本的乌托邦也被父权制的毒瘤侵占。 为了拯救乐园,芭比和现实世界的一对母女一起,用长篇大论的自白唤醒了其他芭比。 这一长段台词,几乎是对女性人生尺度的概括。 图源:电影《芭比》 你必须总是在限定的范围内生长,因为你的定义从不掌握在你自己手中。 我们要如何夺回定义呢? 事实上,我们已经呼吁了太多次,让女孩们讲出自己的故事;让女孩们去学习、去战斗、去勇敢地发声;让更多的女性被看见。 而这一次,她姐更想说:如果暂时无法做到些什么,至少可以先从不做些什么开始。 不称呼身边的人为绿茶婊、不带辱女词汇骂人; 不评价女性的身材长相、不批判女性的穿衣风格; 不参与针对女性的道德围剿、不对女性进行猎巫运动...... 女性的舆论环境已经如此艰难,作为同类,我们至少可以不再为那些肮脏的声音煽风点火。 图源:《贱女孩》 上野千鹤子告诉我们:“没有厌女症的女人,没有理由也没有必要成为女性主义者”。 正因为找到了病灶,我们才会觉醒,才会与之抗争,而不再是“无能为力”。 所谓女性主义者,就是意识到自身的厌女症并与之斗争的人。 这可能是我们需要终其一生修炼并斗争的课题。 我们能做的,就是从“不做些什么”开始。 ![]() |
10 人收藏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收藏
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