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白癜风患者 拉萨的夜李忠实 人生路漫漫风雨兼程,总会有这样那样的事与物让人心生温暖,如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微笑,一棵草,一朵花,一片云……于我而言,拉萨的夜,悄无声息温暖了我的流年。 子夜,一轮清幽的明月悬浮在厚街溪头村树龄400多年的大榕树顶端,静静凝视着我,把我的思绪拽回到20多年前的西藏,拽回到拉萨每一个曾经让人难以忘怀的夜晚。 再回首,恍然如梦。脱下军装离开西藏已经近27年了,期间为了生活颠沛流离,四处漂泊,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的夜晚看过人潮涌动,霓虹闪烁。但拉萨的夜,却是我今生所能感受到的最美的良夜。 海拔3700米的日光城拉萨,夏季一般都是晚上阵雨,白天阳光普照。那个时候,每天晚上站岗放哨是雷打不动,必不可少的生活内容。作为汽车兵,在连队或者执行运输任务途中宿营,都会按留守或者出车人员的多少安排岗哨。一般满员情况下以每个班为单位,如果人少的时候,就以一个排为单位安排站岗。在连队留守时,每逢轮流到我们排站岗,别的战友畏之如虎,好想一觉睡到起床号响起。而我却喜欢站岗的夜晚,可以裹着军大衣在汽车驾驶室里,看着漫天的星星,思维最为活跃,一些词语或者诗句会莫名其妙在脑海里跳跃,捕捉到灵感就会天马行空在心里酝酿,第二天饭后休息时以笔记本记之。或者看着月圆月缺,想起某位同学或笔友,打腹稿给他们写信。因为坚持不懈,我的灵感变成了飘着墨香的文字,以豆腐块见诸报端、杂志。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中期,虽然是西藏的首府,却几乎没有内地一个地级市的城市大,拉萨没有繁华都市那种华灯初上的绚烂华丽、明艳诱人。虽然身在部队营区站岗,却可以遐想漫步在以布达拉宫和大昭寺为主的老城,街角巷尾总是一片柔和的昏黄,门窗上百褶裙般的香布在夜风中轻舞飘扬,灯光下树与花的暗影幽幽浮动。几声浅笑低语,一抹昏黄微光,正是军人默默守护的温暖,岁月静好的模样。 2013年七月份组团去了西藏旅游,在拉萨的日子经常在夜色中漫步八廓街,这里没有了白日涌动的人潮,一片淡然与宁静。 或者到布达拉宫广场,看夜幕中的布达拉宫若隐若现,睡姿温柔。此时,药王山下的白塔没有了香烟袅袅,只有经幡在夜风中猎猎作响。在玛吉阿米藏餐厅路段,脚步总会变得轻盈快乐,仿佛既行走在最贴近世俗的热闹和喧哗之下,又行走在最接近灵魂的安宁与庄严之上。 回雪莲宾馆的路上,每一盏昏黄的路灯都像是寂寞又温暖的老人,拥有抚慰人心的力量,虽然看不见“蛾儿雪柳黄金缕”的热闹富贵,但真正的知心人却都是隐藏在灯火阑珊处的。 2019年参加林芝第十七届桃花旅游文化节,先飞林芝,几天后从林芝坐大巴,经新修的拉林高速公路,过米拉山隧道去拉萨。这个季节,与南方温暖的城市夜色不同,拉萨的夜空万里无云,是另一种惊心动魄,群星璀璨的繁华。 与北京,广州等城市相比,不知雾霾为何物的高原夜空,总是澄澈如水,夜空中流云袅袅,展示出令人难以置信的美丽。有时候,在夜色中散步,我会静静地仰望夜空,看云、看星、看月,总感觉到一种彻骨的清醒,或莫名的感动。在这个离天空最近的地方,几乎可以和上苍对话,但又觉得无需多言。 四月初,南方草长莺飞,百花齐放,而高寒缺氧的西藏仍春寒料峭。这次尚在服役的战友驰安排我住军区第一招待所,一天晚上玻璃窗上沙沙的声响让我从睡梦中醒来。拉开窗帘,一片雪白月光里,竟然有雪花飘飘洒洒,如仙子袅袅婷婷,降临人间。满眼的雪,却又不是雪,是一腔装不下的欢喜。那一刻,眼睛忘却了看见,心灵忘却了飞,只是一片轻盈盈,空茫茫,心涧里汩汩冒着清甜。 这样的夜晚,可能是拉萨对于一个西藏老兵,最美的赠予。 从西藏退役多年,经历了尘世的浮华喧嚣,灯红酒绿与人情冷暖,慢慢的我迷恋的不再是高朋满座,莺歌燕舞,而是平凡的场景。比如,夏夜的拉萨,在拉萨河畔沿河路桔黄的路灯下,茵茵绿草迎风起舞,夜来香吐蕊绽放,如同天使降临,让我有种不知所措、无法消受的感动。 往后的岁月,如果经济与身体条件允许,我想每年都去一次西藏,去拉萨。不为别的,只为让自己的脚步不再匆忙,心里不再拥挤,让漫天的星光,洁白的云朵,或者夜晚飘逸的雪花放牧思绪,温暖余生。 (注:本文插图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李忠实:贵州安顺市关岭县人,原西藏军区汽车第十六团退伍军人,贵州省安顺市作协会员,贵州省诗人协会会员,广东东莞市作协会员,偶有作品见诸报刊。 作者:李忠实 ![]() |
10 人收藏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收藏
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