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实习 https://www.shsxjy.com/ 第十四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简称珠海航展)终于在珠海拉开了序幕。作为疫情之下主办的第二场,同时也是最隆重的一场航展,珠海主办方这一次可谓是把十八般武艺全部使上了,不光歼-20首次威龙落地近距离和公众见面,而且空军还把最新服役的运油-20也拉到了现场来,至于歼-16和歼-10这些老面孔,那就更不用说了。 这样豪华的阵仗,用简单的过瘾二字来形容恐怕都已经不足以了。如此热烈的氛围,自然也感染到了珠海航展上的常客——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 虽然新冠疫情仍在肆虐,俄乌冲突风波不止,但是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还是一如既往地来到了珠海赴两年之约。为了吸引东道主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客户的目光,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在今年的珠海航展上可谓是使出了浑身解数,基本上将当下俄军工,尤其是俄军用航空界能用于出口的拳头产品,全都展示了出来。 其中包括但不限于:苏-34、苏-35和米格-35三款双发4代半战机,伊尔-78加油机和伊尔-76运输机,米-28NE和卡-52两款武装直升机,“道尔-E2”、S-350E和S-400防空系统,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这一次还把俄罗斯目前最先进的苏-57E隐身战机带到了珠海来,虽然只是模型而非实机,但这依然显示出俄罗斯在珠海客场和东道主的各种新锐战机一同争单的志向。虽然解放军空军在苏-35之后就没有再对任何俄罗斯固定翼战机流露出购买意愿了,但不得不说,俄罗斯人在这方面的勇气仍然是可嘉的。 不过福兮祸所依,能在如此艰难的大背景下组织人力物力来到珠海参展,这自然是俄罗斯军工的福气,但在那些对俄罗斯军工行业现状有一定了解的朋友的眼中,透过俄国防出口公司在本届航展上摆出的这些展品,他们能看到的不单只是俄罗斯的骄傲和倔强,同时还有俄军工行业和俄军目前所面临的一些深层危机。 平心而论,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在本届珠海航展上摆出来的展品虽然在性能上并不落伍,但相比同类产品也没有太多的优势可言。米格-35这种万年卖不出去的老大难就不用说了,就算是罕见地在2010年之后一度得到过解放军青睐的苏-35和S-400,我们和俄罗斯之间的交易也只是点到为止,部队后续没有追加订单,其实已经足以说明问题。 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展出的这些货架产品已经是差强人意了,没展现出来那些的问题其实更大。长期以来,军用无人机一直就是俄罗斯军工的一大短板,即便是到了今天,俄罗斯也还是没有一款有竞争力的相关产品能在国际上打响名头的,更别说跑到珠海航展这种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舞台上来,和百花齐放的中国军用无人机争奇斗艳了。 事实上,早在本届珠海航展拉开序幕之前,这个问题就已经在今年的俄乌冲突充分暴露了出来。火烧眉毛的俄军宁可找伊朗购买各种用散件攒出来的低端无人机救急,也不愿要俄罗斯军工行业伸出的援手,这件事情足可说明,当今俄罗斯的无人机产业已经被嫌弃到了什么地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打起仗来了才意识到手里的武器没法适应战局,俄军在冲突中表现不佳也就不足为奇了。 无人机短板只是当代俄罗斯军工所面临着的危机的冰山一角,即便是把这一块遮掉不看,俄制武器在其他领域的竞争力也是在不断下滑的。不光中国,最近这几年,世界上其他著名的俄制武器传统用户,比如印度、越南和阿尔及利亚等,也都不约而同地减少了本国的俄制武器进口份额。 这些国家,能买中式装备的就买中式装备,买不到中式装备的就出更高的价钱买西方货。而像越南这种既买不起西方货又不能买中式装备的,为了强迫自己尽可能降低对俄制武器的依赖,宁可把橄榄枝抛给以色列。 国家之间打交道从来都是很现实的,战争是所有武器装备最好的展示舞台,如果一个国家的武器经受不住实战的考验,不能在实战中取得令人信服的成绩,那么无论它们的纸面数据再怎么漂亮,到头来也很难卖到另一个国家去。 俄军工的止步不前给俄军在战场的攻势造成了不小的阻碍,而俄军的战事不利反过来又影响到了俄军工的声誉。俄罗斯又一次拿自己当作反面教材,向我们生动诠释了军工发展和部队建设还有时代潮流脱节之后,可能造成的后果。相比展台上俄方那些光鲜亮丽的展品,如何避免陷入这样的恶性循环,或许才是真正值得引起我们思考的大问题。 ![]() |
10 人收藏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收藏
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