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资讯

订阅

黄克诚大将:林彪是一员战将,他生前我这么说,他死后我还这么说

2022-09-02| 来源:互联网| 查看: 317| 评论: 0

摘要: 在开国大将黄克诚的回忆录中,有这么一段记录:那是1935年3月初,红军第二次占领遵义后,蒋介石调集了吴奇伟......
16影视免费在线看最新电视剧 https://www.1116.run

在开国大将黄克诚的回忆录中,有这么一段记录:

那是1935年3月初,红军第二次占领遵义后,蒋介石调集了吴奇伟和周浑元两队人马开始进攻遵义。

当时吴奇伟和周浑元的部队已经占领了遵义城外的几座山头,而中央机关就在遵义城内,形势可以说是非常危急。

黄克诚所在的红三军团第十团奉命向敌人占据的山头发起攻击,并夺下了两座山头,敌人也不甘示弱,仗着人多武器好,随即展开了反攻。双方在山上山下展开了激烈的较量。

由于中央机关和首脑都在遵义城内,大家都不敢怠慢,在战斗中奋勇作战,一往无前。趁着敌人败退还未来得及发起新的反扑的时机,张宗逊、黄克诚等人决定组织部队下山追击,但由于黄克诚没有眼镜,团长张宗逊决定让黄克诚和一少部分兵力在山头留守,自己则带着主力部队一路冲杀了下去。

敌人一开始被张宗逊的部队打得溃逃,但他们很快就发现张宗逊的兵力并不多,于是立刻调整了部署,展开了反攻,他们的攻势很猛烈,追击部队最后不得不退了回来。

在这次追击战中,10团团长张宗逊腿部受伤,团参谋长钟伟剑牺牲。

而在山上负责坚守阵地的两个班兵力,很快也遭遇到了卷土重来的敌人的猛烈进攻,黄克诚勉励战士说:“中央机关就在城下,我们一定要坚守阵地,不能后退一步。”

他们打退了敌人的数次进攻,就在已经无力继续战斗的时候,陈赓带着干部团赶到了战场,接替了他们防守山头阵地的任务。

陈赓告诉黄克诚,红一军团已经去包抄敌人后路了,这股敌人坚持不了多久了。果然,原本气势汹汹的敌人很快就溃退了。

黄克诚下山后,见到了红一军团的军团长林彪,他对林彪描述了刚才山上的情况,说实在太危险了,差一点就守不住了。

林彪却对黄克诚的话不以为然,他说:“你们一直在山上守着就好了,不应该下山去追击。”

黄克诚说:“敌人已经快到遵义城了,不把他们赶走怎么得了?”

林彪若无其事地说:“敌人进攻你们的时候,红一军团已经向敌人后侧包抄去了,那时候已经不危险了。当陈赓的部队到达你们那里时,敌人败局已定。”

林彪说话之间,敌人就已经溃败得不成样子了。林彪随即下令派一支部队前去追击残敌。

考虑到之前追击战失利的情况,黄克诚建议林彪要多派些部队,林彪则告诉他:“敌人全线溃败,斗志尽失,出动少量精干部队追击就够了,不用出动大队人马。”

战局果然如林彪所料,这股残敌被我军的少量部队一直追到乌江边,几乎全部被歼灭。

这一仗下来,红军共歼灭和击溃了敌人2个师8团,光是俘虏就抓了3000人。这也是红一方面军自长征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

林彪对战局的洞悉和准确把握显然令黄克诚印象深刻,多年之后,黄克诚大将本着实事求是和谦虚的态度,在回忆录中写下了这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黄克诚大将和林彪在红一方面军时就有过合作;在抗战期间,林彪是115师师长,黄克诚则是115师344旅政委;到了解放战争时期,林彪是东野(四野)司令员,黄克诚则是东野第二兵团政委,东野后勤司令员。可以说,黄克诚对于林彪是了解的。

1984年2月11日,《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工作人员在编辑“林彪”词条时,去征求了黄克诚的意见,黄克诚在这次谈话中,对林彪的过往做出了客观的评价。

黄克诚说:“当年毛主席和朱总司令在中央根据地指挥中央红军时,手下有几位著名的战将,一个是彭德怀,一个是林彪,一个是黄公略。还有伍中豪,他在1930年就牺牲了。红四军是毛主席和朱老总创建的,后来成立红一军团,林彪是红四军的军长,其余两个军的军长是黄公略和伍中豪,伍中豪牺牲后换成了罗炳辉。而在红一军团的这三个军中,战斗力最强的是红四军,战功最大的也是红四军。”

黄克诚认为:“林彪确实有指挥作战的能力。他生前我这么说,他死后我还这么说。说林彪不会打仗,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也不符合事实……他指挥了不好战斗,在我们的对队中,他可以说是一员战将。要承认这个事实。”

黄克诚认为,林彪参加过第一到第五次反“围剿”,也在长征中起过重要作用(他还回忆起了自己当年在红四师担任政委时,去向林彪请教,林彪告诉他应该怎样布置军队)。

抗日战争初期,林彪指挥了平型关战斗,这一仗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信心,为八路军树立了形象和声威,这也是有很大的影响和意义的,是不能否定。

到了解放战争时期,我军进入东北时只有10万多点的人马,48年12月出关时,我们的部队是100多万人。这当然不是林彪一个人的功劳,但林彪是主要领导人。此后林彪又参与指挥平津战役,解放了花费,随后进军中南,一直到中南全部解放,他才回来休息。

针对林彪在井冈山上曾给毛泽东写信,问“红旗还能打多久”这件事,黄克诚认为,这并不能说是犯错误,而恰恰是林彪不隐瞒自己的观点,敢于向上级反映的证明,这其实也是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态度。

如果林彪没有提这个问题,毛泽主席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篇文章也就不知从何而来了。

黄克诚郑重地告诉工作人员,林彪在早期确实也犯过错误,但不能因此否定他的成绩。至于他后期的问题,那是另外一种性质。

黄克诚的话给了编辑室的工作人员很大的启示和帮助。

分享至 : QQ空间

10 人收藏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收藏

邀请

上一篇:暂无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关于本站/服务条款/广告服务/法律咨询/求职招聘/公益事业/客服中心
Copyright ◎2015-2020 奉化信息社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奉化信息社 X1.0